琼中附属中学: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作者: 时间: 2017年12月28日 22:00 浏览量:
为积极响应海南省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工程的号召,也为加强我校的教学质量,加快实现跨越式发展,我校与华中师范大学联合制定了教师专业培训提升计划。
2017年7月13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教师专业提升培训班在我校大多媒体教室开班了,在开班仪式上,王超校长、华中师大代表郭庆主任与县领导陈海滨先后发表了精彩的讲话,围绕着开展教师培训学习的重要性来说明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
之后由华中师大的培训专家龙泉博士开展了名为《在实践中反思――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的专题讲座,龙泉博士分享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感悟,用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活例子阐明观点,建议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进步,使在座教师受益匪浅。
当天下午3时,培训专家宋涛以专题报告的方式,与华中师大附中的全体教师探讨当代教育问题,其报告《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融合》围绕新高考、新教学等当前教育要点来分析,各教师也在学习交流中不断提升自己。
7月14日上午,我校参加培训的各学科初高中教师针对学科特点和教学问题进行研讨与交流,并推选小组教师代表准备15日下午关于同课异构的公开示范课。
下午2点30分进行教师专业测试,各学科学员分为高中组和初中组,以笔试的方式进行学科专业能力测试,测试完毕当晚批改试卷并进行评分。
通过教师专业测试,发现了一些隐藏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问题,7月15日上午9时,培训专家与学员们对教师专业测试试卷进行分析与点评,用试卷分析、精品课例分析等方式使培训教师看透问题、解决问题,大幅度提升了专业水平,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成果。
15日下午,九大学科学员代表各上了一节公开示范课。公开课结束后,在专家点评过程中,大家通过互动交流,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也吸收到其他教师的宝贵教学经验。在专家点评过后,学员们进行交流汇报,明显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明确的目标与更周详的计划。
7月16日,进行教师专业测试最后一个部分――面试。面试内容为说课与现场答辩,专家针对学员说课内容以及专业知识或技能进行提问并评分。
随着面试环节的顺利完成,表明此次教师专业提升培训工作获得圆满成功。此次培训每一个环节都对学员的专业提升有很大帮助,学员们表示自己在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充满信心。
2017年9月11日,我校黄述琴老师与其他来自各地的老师到华师一附中进行为期2周的跟班学习。
9月11至22日,黄老师将由但新芳老师带领,跟班学习初一语文的教学。
黄述琴老师通过学习总结得出几点教学心得:
1、认真阅读课文教学,文言文教学,作文及作文讲评课,课外阅读交流课等不同类型课,发现但老师很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真正应了那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为了开拓视野,学习先进经验,感受先进理念,更好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王举崇老师授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的委派,赴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初中部跟班学习取经。跟班学习时间为一周,即自2017年10月15日至2017年10月22日。
本次学习包括其他兄弟学校的老师在内,一行共12人,在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办胡老师的带领下,10月16日上午九点整到达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初中部,开始了学习之旅。华师一中初中部的教务处主任出来迎接并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环境优美,教学设施一流,学刁生活条件好。二是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独特。
王举崇老师的指导老师是初二(3)班班主任及历史科任老师李玲丽老师,这一次跟班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初中历史教学,学习期间听了李老师的8节课,初一陈老师的4节课,并相互探讨了一些历史教学中的问题。王举崇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教学各有异同,但基本上是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为目标,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做到了“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
李老师在课堂上,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通过一周的跟班学习、反思,联系我们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王老师认为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不少。一是我们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学了还要敢于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口头上。二是我们老师要不断改善教育教学方法。
总之,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要有先进理念和方法,还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更要付出心血和汗水。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学习,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做好本职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才不负厚望。
陈显刚老师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华师一附中七年级英语组的竺彬老师、熊桂兰老师、高培培老师、王紫铱老师精彩纷呈的英语课,感受到华师一附中英语课堂教学所带来的魅力。几位老师非常注重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英语歌曲、歌谣或对话复习引入新课,运用“任务型”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在学习过程中,陈老师通过几位老师的课联想到了课改,他认为,面对课改,教师应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并不停地进行终身学习;注重知识的更新与多元文化素养的培养;运用多媒体知识;恰当地选择和调整教育教学策略,设计恰当的尽量真实的语言情景和丰富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口语水平;尽可能变换教学方式;联系课堂内容,开展小组活动;要具备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改进的能力,不断研究、创造、发展、丰富英语教学方法;给予特殊学生以特殊关心;新课程改革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还将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在课改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
陈老师在学习结束后总结了几点英语学科教学要点:
一是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师语言对于一堂课来说无异于生命的源泉,口语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语音语调要准确,并且优美、自然,课堂用语要既简练、准确又易懂,为学生创设很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二是教学设计灵活、新颖,别具一格。几位老师从一个主题出发,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各种操练给了孩子们很大的空间,紧紧抓住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特点,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主角,而教师也不是单纯的旁观者,既是倾听者更是出色的指挥者,整个课堂中师生关系融洽有序。
三是重知识的运用。几位老师都重视在操练中讲解英语语言知识,在情景中进行精讲多练,培养学生扎实地掌握和运用语言。利用各种直观手段讲解英语语言知识,教师重视通过板书和在多媒体等创设的情景中对语法知识进行归纳。并且通过表格、问题等手段启发学生思维,分析掌握课文内容,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深层次地理解整体语篇。
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开阔教师教学思路的极好途径。陈老师参加了华师大一附中七年级英语组的集体备课,内容为第六单元有关食物的主题,首先由主备课人熊老师陈述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并将本课在书中所处地位以及本课的大概内容加以分析和介绍。然后由大家自由发言,就本课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对于备课,主要有三点:
1、备学生:通过集体备课,以及与上届各年级学生的对比,各位老师更进一步了解了本届学生的优势和劣势、本届英语学科的优势和劣势,以及班级内的学生间的差距、年级中班级间的差距等,有利于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2、备教材: 通过集体备课、轮流说课、其他老师补充等使各位老师更准确地把握教材、灵活运用教材,真正落实“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指导思想。
3、备方法:通过相互间的教学交流,不断地改善教法,努力使自己的教法适合自己的学生,从而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少走弯路。
这次的学习之旅,陈老师通过华师一附老师们的教学总结了几点心得:
1、落实教学常规:从集体备课、教案的设计 、作业的分层、作业的批改、教学反思等方面各抒己见、形成共识,体现了老师们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和创新意识。
2、学法指导:各位老师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解题技巧指导,如:如何对不同类型的阅读理解材料进行理解、如何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如何提高口语成绩等,老师们都经常给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3、因材施教,对差生:小步走,快反馈;对优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指导提升。
4、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活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各位老师的“复习课”都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归纳推理能力等。
在集体备课时,可以按照“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反思复备” 的基本程序进行,在集备时除中心发言人做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另外,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
在这次学习中陈老师还参与了一节学校的选修课——机器人课。华师一附中的选修课也就是我们学校的社团课,选修课课程丰富多样,有篮球、羽毛球、绘画、合唱等,学生们参加选修课兴趣高涨、课堂积极活跃。
廖老师的这节选修课的主要内容是利用scratch编程测试机器人的声音模块,scratch编程的熟练程度也影响着学生机器人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有了scratch编程的基础再学习机器人的课程时就不会有太大困难。
机器人学科是一个涵盖知识面很广的交叉学科,它含软件编程也包含有硬件开发,机器人是一个非常好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工具。学校使用的机器人是中鸣机器人厂商设计的,这些厂商提供的机器人器材一般都是各种独立的模块,如红外传感器、马达、超声波传感器、伺服电机等等,这些零散的部件需要搭建起来才是一个整体。机器人的搭建是工程学的一部分,涉及的很多内容,如杠杆、齿轮配比、轮子和轮轴等。
华师一附中选修课选择上机器人选修课的原因是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是爱玩各种积木电玩,但是他们对上面的搭建知识一知半解。根据学生这一特点,一开始让学生开始接触机器人的时候,先让学生搭建一些小车,或者一些他们认为很好玩的东西,然后介绍一些简单的杠杆、齿轮、摩擦力、重心的知识。从结构开始的好处还可以让他们了解各种部件的连接方法,熟悉搭建方法,对以后的编程控制有很大的帮助。
2017年11月18日-2017年11月25日,姜忠尉老师和张辉老师被学校指派到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跟岗学习。两位老师说,这次跟岗学习时间虽短,但他们受益匪浅,在每天坚持认真听各位教师的数学课和及时做好听课记录的同时,下课后,还和同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吸取老一辈教师的教学经验,来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能力,收获颇丰。11月20日,星期一的早晨八点钟,负责此次学习任务的附中教学处张劼主任热情接待了来学习的各位老师,同时布置了此次学习任务,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每天至少听各自的指导教师一到两节课;二是参加本周所在年级的集体备课活动;三是主动上一节公开课。四是课后主动和指导教师交流学习。
两位老师表示,通过这次的跟岗学习,领略了友校的校园风采,感受了一流的课堂,既有观念上的更新,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累,也有教学技艺上的增长,能够拥有这样的经历,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对自己都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2017年11月24日上午,由华中师范大学派出专家李先艳老师莅临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对我校初中历史学科进行教学指导工作。
李先艳老师深入课堂,听取了我校初二历史一节常态课,并亲自上了一节初二历史的示范课,李老师还与我校所属学科老师们进行座谈、研讨。李老师从教学方式、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指导。
李老师指出我们老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整合教材,疏理知识,又要结合实际,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历史问题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科学精神,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有选择性史料的运用,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史料,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类似历史事件,提高归纳史论的能力。
通过李老师耐心指导和研讨,与会老师一致认为,李老师上的示范课,课堂教学严谨,课堂气氛活跃,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课程理念新,注重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校历史科组老师们受益非浅,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专业素养都得到提升。
七 师生武汉访学记
这是一次带着无尽惊喜的文化邀约,这是一次指向梦想未来的心灵旅程。
为深入落实《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文件精神以及华中师范大学国内合作与校友办公室《关于开展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办学校互助交流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在王超校长的率领下于10月28日开启了对华中重镇国际大都市武汉为期三天的访学之旅。胡婵、刘爱燕、凌光亮、林焰老师随行,17名优秀学生代表有幸参加了这次访学活动。
第一站 华中师范大学
10月29日早8点,晨曦微露,桂树飘香。访学团一行在巍峨宏大的校门留下难忘的影像。“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华中师范大学”的校名题字格外醒目,校门显得愈加神圣而庄严。走进校门,“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石端立在芳草中。“惟求实而可以创新,惟立德方能树人”激励了多少华师人献身教坛,为国哺育英才。华师是民族教育的发祥地,是共和国“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摇篮。
在华师大联合办学的李老师的带领下,访学团师生们参观了华中师范大学。走在无数科技精英、共和国教坛娇子走过的林荫路上,王超校长与老师同学们热烈交谈。王校长幽默的谈吐、真诚的话语,与学生交流访学的要求,做人的道理,更传递着师长的关爱与温暖。
雄伟的图书馆楼矗立在蓝天下,这里是文化的宝库,这里是知识的源泉。访学团师生漫步在瀚海书林,仿佛穿越了千古,氤氲着哲人的智慧,诗人的情怀。时时处处,在琳琅满目的书架旁随处可见华师大学生阅读的身影,他们沉浸在文字中,正在与圣哲先贤进行一场跨越千古的心灵邂逅。
雄伟的图书馆楼矗立在蓝天下,这里是文化的宝库,这里是知识的源泉。访学团师生漫步在瀚海书林,仿佛穿越了千古,氤氲着哲人的智慧,诗人的情怀。时时处处,在琳琅满目的书架旁随处可见华师大学生阅读的身影,他们沉浸在文字中,正在与圣哲先贤进行一场跨越千古的心灵邂逅。
一幢幢校园建筑在阳光下静默,诉说着传奇的过往。校园东南角的一处小山坡下,“共和磐石”巍然耸立,吸引了访学团的目光。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安息在松柏环抱的武昌土公山下,这个幽静的陵园,成了这位一生充满传奇又饱受争议的大总统最后的家园。
第二站 武汉大学
“武大之美,在自然;武大之盛,在人文。”29日下午两点,访学团来到风景圣地、人才摇篮的武汉大学。 “国立武汉大学”五个大字厚重雄浑,牌楼几次更迭,浸润了岁月的甘甜与艰酸,见证了这所共和国名校百年沧桑,世纪辉煌。
鸿蒙初现,张之洞“自强学堂”开启了武汉大学发端。如今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铜像端坐在校园,见证了历史变迁,名校发展,革故鼎新,献身时代,应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理想。
一座座凝聚着中西科技巨擘心血的古建筑,气势恢宏、布局精巧、美轮美奂。让人感叹岁月的苍老,人世精致。访学团师生流连其中,仿佛穿越了岁月的时空,置身在历史的烟云古道上。古建筑静静地矗立,飞檐碧瓦掩映在绿树丛中,错落有致,成为武大独特的人文景观。
文化熏染,心灵震撼。访学学生走在历史与新时代交替的边缘,感受着武大的魅力,文化的积淀。留下影像让岁月定格,骑上“共享单车”插上青春的翅膀。偶遇外国友人,看少年们笑脸灿烂,跳跃的脚步是不羁青春的悸动。
第三站 华师大附属华侨城小学
又是一个不寻常的一天,30日清晨,访学团在王超校长的引领下,来到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华侨城小学。附小王小红校长热情接待了访学团,并陪同参观了校园。
校园的格局、建校理念、文化建设、特色发展。王小红校长一路介绍一路看,看不尽满目的欢乐,“人小鬼大”天才的成长。我们唏嘘惊叹,这就是素质教育,这就是教育的远方。
廊道上,每一处墙壁都言情,每一处角落都育人。才气与艺术完美结合,文化和现代把孩子的智慧点燃。我们的访学团感受每一份美好,穿梭在民族未来天才少年的学堂圣殿,知识的百花园。
第四站 华师大一附中
这是一所以素质教育著称的中华名校,以优良的学风享誉大江南北。“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交给学生”的理念先进超前,成绩卓然;“自学能力培养、研究性学习”“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回归教育初心,突破发展极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人才济济,铸就辉煌。
30日下午两点的校园静悄悄的,还未到上课时间,学生已经自觉在教室自习。在华师一附中老师的陪同下,访学一行人参观了校园。华师一附中老师介绍了校园发展、办学理念,王超校长边走边听,访学团一路紧随。“处处干净整洁、时时规范有序”,是华师一附中给访学团的第一印象。
访学学生静静地聆听老师演讲,默默感受科技带给世界的发展与希望。他们被分为三个组,深入到课堂,和华师一附中同学们一起上课、自习,感受中华名校的浸润哺育,这是王超校长争取的来之不易的学习厚礼。据了解,我们的访学学生是华师一附中有史以来第一批走进课堂的幸运儿,承载着这份殊荣,我们感受浓浓的热情,更体验到思想碰撞的火花。
一个好的班级氛围、班级管理有利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保持着身心健康,为了班主任工作得到进一步学习和加强,我校王霞老师、王善珍老师、吴南国老师前往华中师范大学学习取经,通过与各华师大优秀教师的学习交流和经验分享,我校三位老师总结了这次学习期间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
在华中师大学习,叶俊华老师的一句话,让我想到我们学校的种种,他说“罚身不罚心”!由此确定了我这次报告的主题“教育中的奖与惩。”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奖励与惩罚是老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方法。运用得当,则事半功倍,用之不当,则祸害无穷。但是,惩罚切莫流于体罚,奖励目的在于激励。
先和大家一起说说“奖励”。激励的主要方式是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学生的确有了进步和成绩,才给予鼓励,是什么就肯定什么,是多少就肯定多少,实事求是。赞扬的态度要真诚,让学生感受到你是真心实意的,及时的表扬,就相当于告诉他,他的这些行为是你想要看到的,别人能做到的他也能做到。
无论什么人,受表扬或激励而改过容易,受惩罚而改则比较困难。这也正是古人所讲的“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因此我们老师教育学生也要以正面鼓励为主。在物质奖励这一块,学校在每次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后,都会发奖状和奖励笔记本,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已经不再稀罕笔记本了。班主任可以在班里,制定自己班上的奖励机制,奖励其它的东西。
上一届学生,我是用奖状和奖杯进行奖励的,每一次县考后,我都会大张旗鼓的颁奖,奖励总分第一名和单科第一名的学生,对于单科第一名,我是有要求的,不光是要考该科第一名,还要考到该科满分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才能发奖杯,否则只能发奖状。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我常常表现出对奖杯有很高的重视,如:陈思思获得了奖杯,我会很羡慕的对她说“妈妈看到你拿个奖杯回家,她高兴吧,她怎么说了?”“我也想获得奖杯啊,只是我读书的时候,没有人奖励奖杯啊。”“读了三年初中,起码要争取个奖杯回去,以后回忆的时候,多美好。”等等。当然,我这个活动是获得家长的大力支持的,成立家长委员会,会长负责发动家长捐钱买奖杯以及管理财物,班主任不碰这笔钱。得到了家长的支持,才使得我的这个活动得以进行了三年,只要是对孩子的教育有益,家长一般都会理解和支持的!
下面,我再说一下惩罚。教育惩罚是对不良行为的强制性纠正,但是“教育惩罚”绝不能采取极端体罚的方式,更不能侮辱学生的人格,侵犯学生的权利。当学生出现错误不得不给予惩罚时,为了起激励作用,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适当的方式。如对孩子态度冷淡,表示自己不满意其行为,板起面孔看他一眼,让他感到这是对其不好行为的警告;借助寓言、故事,适当加以引申发挥,旁敲侧击,含蓄委婉地进行批评;幽默的语言指出其不当之处,使其在笑声中改正错误;等等。但不论采取什么方式,都要审慎行事,都不能造成身心伤害,这就是华师一附中,叶俊华老师说的“罚身不罚心”。
惩罚的方式可以多样,比如:打手心,在打学生的手心之前不妨先打一下自己的手心,掌握好力度;罚站,如果是在教室,不能罚站在教室外,要罚站在教室后面,让学生还能看到黑板,看到老师,如果他站在后面还能做到认真听课,就可以叫他回来坐好了,以表示对他认真听课的肯定,也让他知道了,他做得好老师是能看到的;如果是多位同学一起犯错,可以“对比惩罚”,如:以前,我也教了一个班,有两个调皮的学生,我一把试卷发给他,他立马把试卷揉成一团,丢掉,更别说认真做了。然后有一次,我刚发完试卷,就听到两个学生“报告”,进来了,但这时我只找来了一张试卷,对他们俩说“只有一张试卷,只能发给先进来教室的同学。”然后我把这张试卷发给了这位同学,这位同学他竟然没有把我的试卷揉烂,还对一起迟到的另一位同学炫耀,“我有,你有吗。”而那位同学竟对他说,“我下次一定来得比你早。”有时候对比惩罚也能让学生得到激励。
2、结合学生特点,注意时效。一些成绩好或者倔强的学生,有时不妨故意冷淡一下,使其感到无声的惩罚,从而反省自己的过失。对一般的学生,其自尊心强,尽量不在公开场合批评、体罚他们。同赞扬、奖励一样,要及时。尤其事关安全的不当行为发生时,如抽烟打架,一定要果断采取措施,当场处理,使批评、惩罚凑效。
总之,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时间要短,见好就收。千万不能没完没了,更不要翻旧账,新账旧账一起算。
3、惩罚后要适当安抚。批评后要有沟通,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要批评他,不要咬定学生是“知错不改”,对之“屡教不改”喋喋不休,批评不断升级,其实,在很多情况下,老师认识到的,学生不一定认识到。老师告诉他们批评的理由,指出错在何处,分析为什么错,提供改正的具体途径,便于孩子换位思考,真正提高批评的实效。如果学生能改过要立即表扬,给予鼓励。只有那些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之爱的惩罚,才会有教育意义和实际效果。体罚是高压线,不用最好,如果要用,一定要谨慎!没有哪个家长愿意看到,在没有得到自己允许的情况下,孩子被老师打的,这犹如,孩子被一个突如其来的外人给打了,家长肯定接受不了。有时候班主任要学会保护自己,处理任何事,尽量找个更好的办法,对学生出手不要太重,留下印迹,谁看到这些伤痕,心理都会难过,不光是家长,也不要让自己与学生、家长的矛盾升级,甚至是激化。
10月11日,我有幸和吴南国、王霞两位老师到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参加班主任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首先感谢学校给我的这一次学习机会。参加学习的人员有来自各个合作办学学校的班主任中有小学、初中和高中各个学段的班主任。培训的方式是开班,然后安排老师授课学习。
我们是11号早上从我们这出发,晚上7:10左右到的。12号早上报到,合作班的工作人员已为我们做好培训期间的生活安排。12号的下午就安排了上课,下午的上课时间是14:30,地点是在华中师范大学的校园里,但校园特别大,我们从东门出发到西门上课,我们要走很远的一段路,所以13:30就出门了,感觉到特别累。第一天不认识路,是合作办的工作人员把我们带到教室,让我们感受到合作办对工作的认真和对我们的细心关照。
我们这次学习的内容安排有心理学专题讲座和在教学工作一线的优秀班主任做班级管理的优秀案例展示,现场教研。内容有适合小学,中学和高中的班级管理,有些对我们班主任工作不太实用,特别是心理学的内容很多都是比较专业的知识,我也不会理解,因此我在这只挑选一些和大家交流,不对的地方希望班主任们批评指正。下面我和大家交流的是孙启武老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伦理问题》以班级为本的学校辅导模式和耿喜玲老师的《想要成熟孩子,你必须成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伦理问题》以班级为本的学校辅导模式。
孙老师首先让我们说说工作中遇到的学生心理问题的例子,但没做分析解释,然后通过一个问题告诉我们什么是心理学工作中的伦理问题。他说:“如果有一位学生单独找你说了关于自己的一些事,之后你会把这事告诉别人(如你要好的朋友、同事等)吗?你告诉别人 之后结果会怎样?”孙老师认为:学生找你是对你的信任,这是个人的隐私,不能透露。这就是心理学工作中的伦理问题。这老师如把这事说出去传开了,这老师就得不到这学生的信任了,所以孙老师上课时关系到的个人案例都不公开。对专业伦理的概述是:
一、专业伦理:职业行为范围,合乎“道德”,有担当,有责任心的职业工作者。
二、基本原则:善行 责任 诚信 公正 尊重
三、为什么需要专业伦理
1、维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形象。
2、提高学生的信任度,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
四、孙老师说到中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伦理问题》是以班级为本的一种学校辅导模式,存在着中国学校制度和条件背景:
1、中国中小学独特的班级制度与西方国家相比,学生长期固定在一个班级里,形成一个融有学习、生活、社交于一体的教学共同体。班级成了学生在家庭之外最重要的成长和发展环境,每个班级有一名班主任老师,班主任对这个班负有全面的责任,肩负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
2、中国文化传统赋予教师的角色,对教师角色,古代有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之说,现称为“教书育人”,“育人”是一概具体又笼统的说法,指学生的品德、行为习惯,身体发育、健康情绪和心理问题等一概归入其中。所以这班主任老师就担任这么辛苦又烦杂的工作。
五、学生发展和学校社会性生态环境的关系,孙老师说:“1、大量的研究表明,学校社会性生态环境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全面的,既有认知方面的,又有情绪和社会性以及人格发展方面的。2、当前学校的社会生态环境相当恶劣,学生成了“被钉在课业和考试上无力地扑打着翅膀的蝴蝶。”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所以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变成了需要和可能,那么中国学校实际的辅导需要和可能是怎样的。
六、中国学校实际的辅导需要和可能:
1、大量的问题来自班级生活,班级又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场所。
2、极其缺乏专业辅导人员,(每年全国的心理博士导师只有10个岗位指标)班主任可能成为半个专业辅导人员。
3、教师往往是学生问题的原因,也可以是“解铃人”。
七、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出发点:基于学生的成长个性发展需求,学校被赋予教育学生的任务。因此学校基于学生的需要提供教育课程或相关服务,基本上都是视为适当的。如新生入学的心里普查、学校要求要各方面的数据等
2、学校辅导老师主要提供的辅导课程或短期的咨询服务为主,长期的咨询个案则有可能转介小区机构。
3、学校辅导人员在面对学生的求助要求时,一般亦未有通知家长征求同意的做法。
4、班主任未经训练不宜进行心里咨询服务,班主任的训练不够,与学生谈话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现在学校很少有心理专业的老师,很多学生的心里健康工作是班主任的工作。所以孙老师说以班级为本的学校辅导模式在学生的需要提供教育课程或相关服务方面,基本上都是视为适当的,没有那么严格专业的基本原则,但工作时也基于考虑具体工作背后的伦理问题,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想要成熟孩子,你必须成长》,这是耿喜玲老师主讲的专题,她首先让我们把平时有什么烦恼或困惑可以提出,然后通过心理学知识分析解决。当时很多年轻的老师都提出学生不好管教带来的烦恼,耿老师针对年轻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说我们不能只看到学生的行为,而要找出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解决问题。如有的男生容易暴怒,原因是情绪的自控能力缺失。
说到人的心理状态时说我们教师工作的状态,我们教师的烦恼很多是学生的不好管教,工作不顺利,归纳起来就是工作的对象不够配合。她其实工作对象不够配合不是教师行也所独有的,还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如交警叫你们不闯红灯,你们配合吗?你配合你的领导吗?你的孩子配合你吗?你配合你自己吗?有时候前1分钟做的事,后1分钟又后悔了”,她说:“别人不会照你的想法去做,这是常态。而有的人选择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如满是怨言不想当老师但偏偏当老师,不想当就不当为什么要当,这种心态叫‘变态’,‘变态’是指一个人不断的、执着的寻找真实的有害的刺激源,称为变态。如果改变不了就调整好工作的状态,珍惜拥有的才是最幸福的,欣赏身边的人是正常心态。”
耿老师也谈到什么是情商,耿老师说“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的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传递心里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是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
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自己对自己的情绪觉察力(认知自身情绪)只有认知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2、情绪调控能力(管理自己的情绪)
3、自我激励力,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开始。
4、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
5、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
对于这几方面耿老师也做了举例说明,如有个别的男生易暴怒,针对这种行为采用各种方法如打、骂等也改变不了,其实行为背后的原因是其情绪的自控能力缺失,要加强训练,关于怎样的训练,耿老师不说,但这时让我想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对一个易暴怒的孩子说,你每次发脾气要伤害别人时,你就对一根柱子狠狠的钉上一枚钉子,孩子就照这父亲的话这样做,每次发脾气想打人是就在柱子上钉上一枚钉,这样时间长了柱子上就有了很多枚钉子。当他不想再钉钉子的时候,父亲叫他再将钉子一枚一枚的拔出来,这孩子照者父亲说的拔完了柱子上的钉子,看到柱子上留有一个个小口,父亲问:你能把这柱子的小口恢复原状吗?孩子说:不能。父亲说:你使用暴力去对付别人造成的伤害就像这柱子上的小口一样能弥补得了吗?孩子不说话了。经过这样的训练这孩子明白了,改变了他这种粗暴的行为。这故事是真是假我不清楚,我们也不讨论,但我总觉的与老师说的有点相似,可以说是一种训练方法吧。
说到认知他人情绪,与他人正常交往这,耿老师也举了有关与我们老师的例子,说我们的老师与别人交流总爱带有说教的语气。爱带有“是这样的”或“不能那样”、“我告诉你”等等之类的词。我想这也是我们的一种职业通病吧。我就和大家交流了这些,我学的不够通、不够透,所以讲得不够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一个“日子”,一个“孩子”,这就是教育,善待每一个日子,呵护每一个孩子,这就是教育的全部。
班主任职业倦怠感调查结果分析:
1、班主任职业倦怠感的水平越高,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2、中倦怠水平的班主任所占比例最大,高倦怠水平的班主任比例最小,而低倦怠水平的班主任比例较大。
3、成熟班主任倦怠感最强。
4、所教年级也影响倦怠感。
5、班主任倦怠感城市普遍高于乡村。
爱是场修行,班主任要懂爱的方式。
一、取决于语言的方式
1、语速、语气、语调;
2、语言的句式;
3、肢体语言、表情。
二、我向性语言
1、我向性语言的概念;
2、我向性语言的优势;
3、我向性语言的基本形式:(事实――感受――理由)
三、理解与接纳(同理心)
就是教师设身处地地去倾听学生,不仅注意他所说的内容,而且去体会他的内心感受。
“感同身受”:同感并无怜悯成分,而是去体察对方的心情。
“设身处地”——条件:用学生的眼睛看世界。
四、引导与开悟
1、晓之以理;
2、导之以行;
人际沟通上的“经典八问”,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第二个问题是:“你的感觉如何?”;第三个问题:“你想要怎样?”;第四个问题:“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 第五个问题:“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第六个问题:“你决定怎么做?;第七个问题:“你希望我做什么?” ;第八个问题:“或是“下次碰见相似的情形,怎么办”;
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只有通过倾听才能真正看到学生内心生出的情感和灵光,才能和学生建立起心与心的信任。
注重自己的仪表着装,提升自身的魅力,班主任要注重仪表美;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班主任要有人格魅力与思想魅力。
做一个温柔且有力量的班主任;做一个刚柔并济的班主任;做一个目标坚定方式灵活的班主任;做一个自信自强恬淡豁达的班主任;做一个合作但敢于抗争敢于说“不”的班主任 ;兰心慧质,做一个聪明的班主任;做一个有理念有思想的班主任;做一个园丁式的班主任;做一个垂拱而治“懒惰”的班主任;做一个方法灵活圆通的班主任;做一个洞察心理的班主任 。
班级理念:打造一个自主高效快乐自由的班集体。
学年定位:七年级学会生活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
八年级学会高效做事,高效管理,高效学习;
九年级快乐学习轻松备考灵魂自由。
育人目标:眼中有人;手中有事;胸中有书。
做一个自我的班主任,善待自己 :
1、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这是立身之本。
2、好好呵护自己的心灵,这是立人之本。
3、好好爱护自己的家人,这是立家这本。
勇敢的做自己 :
1、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进行管理;
2、 遵从自己的内心做一个七分的班主任。
叶俊华老师主要内容:
1、班级管理;
2、“教育惩罚”,罚身不罚心。
班主任的社会角色:1、国家领导;2、组织部长;3、公关部长;4、公安部长。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有力助手,班主任的工作关系到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
班主任应具有的教育思想:1、科教兴国的教育思想;2、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3、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4、科学教育的教育思想;5、人文教育的教育思想;6、创新教育的教育思想;7、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8、全民教育的教育思想;9、班级管理的运作形式。
提高班级管理效能,必须选择正确的班级管理方式。
1、松散式:又称放羊式管理方式。特点: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班主任对班级只起看守作用。整个班级处于游离状态,没有确立明确的管理目标,班干部职责不清,不开展集体活动,也不跟家庭和社会取得联系。
2、专权式:又称命令式管理方式。特点:班主任包揽一切,通过号召、命令等行政手段向学生提出要求,强制学生执行。班干部的作用得不到发挥,学生参与意识薄弱。
3、简单联系式。这种管理方式虽优于前两种,但仍以班主任为中心,班干部的骨干核心作用仍未能充分发挥,班集体仍未真形成。
4、多向式。这种管理模式,班集体已经形成。不仅班主任与班干部、学生之间建立了信息情感交流,而且学生之间也有了更多的联系。这种方式比前三种都完善,但班主任仍是在班集体之外领导和管理班集体,仍有专权式的痕迹。
5、民主平等式。这种管理方式中,班主任既是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又是班集体中的一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都建立了联系,信息渠道畅通,人际关系良好。班干部已经成为班级的核心,班级决策由班主任通过班干部,并吸收全体同学参与制定。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班级管理方式。
增设班级管理岗位,尽可能使学生都有表现、锻炼、发展的机会。班干部的使用要经过扶着走、领着走、放开走三个阶段过程。
五种人不适合做班干部:班里的黑老大、生性懦弱的人、生性卤莽的人、爱搬弄是非的人、优越感强的人。
班干部管理——金字塔型:
1、三个代表、一个半班主任、纪律卫生。
2、学科代表、半个科任老师、学科学习。
效果: 班主任轻松放心,任课老师省心省力。
我的学生观:1、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 2、罚身不罚心。
话题:惩罚—不可或缺的教育风景
“惩”字的构造,征服一颗心,这是教育最理想的境界。没有惩罚的教育同没有赏识的教育一样,是不完整的教育。
建立在尊重之上的惩罚是很有必要的,穿行于关爱之中的惩罚更是不可或缺的。“没有什么教育理论能够将惩罚从教育这本辞典上抹掉。”
如何让惩罚更优雅、更甜美、更滋润,这需要我们小心翼翼地斟酌与选择。
智慧与魅力——“惩罚”:
教育的惩罚不是惩罚,而是包含了宽容的惩罚;正如教育的宽容不是宽容,而是包含了惩罚的宽容一样;也像教育爱不是绝对的爱,而是包含了专业自觉和智慧的爱。
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容易出现:“小题大做”,缺少宽容和幽默,缺少“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豁达,把学生弄得很累,自己也心力交瘁。
惩罚的条件:1、集体利益受到破坏;2、坏行为必须是故意的;3、在集体中,大多是人赞成惩罚;4、被惩罚者必须理解。被惩罚者应正确认识到为什么惩罚他,并且理解惩罚的“意义”时才能对其进行惩罚。如果不让被惩罚者了解惩罚他的原因和意义,就进行惩罚,是不具有教育意义的无益举动。当学生违反了纪律,老师在没有确定自己认识到错误的时候就惩罚学生,往往起不到教育学生作用,还有可能使学生走上对抗老师的的道路。
我们常用的惩罚方式就是——体罚,但是体罚是有前提的:
1、以相当浓厚的师生关系为基础。
2、限定体罚手段:对学生造成肉体伤害的不允许。
3、可用可不用、不用。任何一种方法经常使用就没有疗效了。
4、要适时消除体罚带来的负面影响。体罚后班主任要对学生晓之以“打”理,会让偶尔的体罚事半功倍。
有一种比体罚更可怕的事情——“心罚”,可以适当采用的惩罚。
剥夺性惩罚:取消发言权、不准进教室、请出教室、回家取东、西、放学不让回家、停课、调座位、没收物品、取消参加活动权、(干部)停职、撤职。
偿还性惩罚:要求道歉、赔偿、罚抄作业、强制补课、写检查、当众检讨。
吃苦性惩罚:罚站、罚劳动、罚跑步等。
冷淡是惩罚:(臊着他)冷处理。
迁移惩罚:换一种方式。
补救性惩罚:对错误进行补救 。
应该禁止的惩罚:讽刺贬损、打骂、侮辱性惩罚、公布隐私、孤立犯错者、不平等惩罚、无关联惩罚、学生“连坐”、家长“连做”、一人生病,大家吃药。
教师注定一辈子平平凡凡、默默无闻、为人作嫁,但教师关注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青少年的心灵,是宇宙万物最神圣、最神秘、最具活力的对象。教师的劳动成就了学生,他“使自卑的心灵自信起来,使懦弱的体魄强壮起来,使狭隘的心胸开阔起来,使迷茫的眼睛明亮起来,他让愚昧走向智慧,让弱小走向强大”……培养青少年求真向善趋美的心灵,引导青少年的生命健康茁壮地成长,这既是班主任的责任,更是班主任的幸福。
刘红云主要内容:
1、中小学德育工作总目标;
2、中小学德育工作主要内容;
3、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途径;
什么是德育?中国古代教育家一般都强调道德教育,重视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放在培养人的首要地位。 孔子认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成为贤能君子的首要条件。如:“君子怀德”。
德育是一项育人的事业,关乎青少年道德的成长和身心的健康;它也是一项团队工作,需要所有德育人的协同努力。
在德育改革创新实践中,我们德育人奉献了自己的爱心和情感,思想和智慧,不断探索如何在育人中增添德育魅力,让学生体会德育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体会德育是我们身边的德育,让他们感受到德育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同时,我们德育人在德育中感受着尊严、自豪和幸福。
(一)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 、道德品质 、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
(二)学段目标
初中学段: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理解基本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 树立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培养公民意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养成热爱劳动、自主自立、意志坚强的生活态度,形成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良好品质 。
高中学段: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治观念, 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正确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具备自主、自立、自强的态度和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五项主要内容:
1、理想信念教育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 ;
4、生态文明教育 ;
5、心理健康教育 。
六大实施途径:1、课程育人; 2、文化育人; 3、活动育人; 4、实践育人; 5、管理育人 ;6、协调育人 。
什么是21世纪核心素养?
(1)学习与创新素养,包括: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
(2)数字化素养,包括: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ICT素养);
(3)职业和生活技能,包括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领导力等。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爱因斯坦说:人们离开学校,学到的知识往往会忘掉,剩下的是“教育”。
时光荏苒,白云苍狗,年关将至,我校迎来了龙岗附中督学组四位专家,她们分别是语文盛中华老师、数学董昕老师、物理王宇辰老师、化学寇辉老师。四位专家就自己学科对我校教师进行了悉心指导。
作为东道主,我校也派出四位老师,与专家进行同课异构。在教学过程中,我校教师很好地展示了自己的风采,他们分别是语文姜伟老师,数学张辉老师,物理汤剑老师,化学冯江瑜老师。
经过一上午的同课异构,我校教师圆满完成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他们认真积极地备课,精心地准备,非常好地展现了我校教师的风采,同时得到了龙岗专家们的认可。
只言片语,很难描述这一学期以来我们的变化,老师们不仅在教育教学行为方面得到了显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教学思想、育人理念上的隐性转变和提升。我校在以华师方面派出的以王超校长为核心的领导团队的有力引领下,华师精神悄然落地,生根发芽,越是贫瘠的土地越能开出硕美的花朵。“厚积薄发正可期,勇立潮头唱大风”,我们坚信,琼中的教育明天一定会更好!